汽車制造 | 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高速增長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一些明顯優勢。一是要素基礎優勢。不論是汽車硬件工程師還是軟件工程師的人數,我國已遠超美德日韓等國,培育起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池…
大眾集團CEO:我們無法跟上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步伐
對于任何試圖在中國市場尋求份額的海外汽車制造商來說,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將是矗立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大山。“大眾集團跟不上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步伐”,日前,大眾集團CEO奧博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眾目前無法保持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處于‘第一梯隊’。”當地時間2024年3…
馬斯克預測:中國汽車制造商具有全球競爭力
4月9日,據相關媒體消息,美國億萬富翁、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預測,到2025年或2026年,人工智能(AI)可能會比最聰明的人類還要聰明。同時,他還提到,中國汽車制造商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競爭力。馬斯克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AI的智能程度將在未來幾年內得到…
汽車制造 | 電動汽車:歐美放緩轉型步伐,不是陷阱是良機
在中國,汽車行業面臨完全不同的形勢。燃油汽車時代,國外汽車巨頭形成了完善的技術和銷售體系,中國企業始終處于學習、跟隨狀態。電動汽車轉型讓中外同行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電動汽車規模化生產將進一步降低成本,讓企業實現盈利。這也是特斯拉創立以來走過的路。如何活下來,并盡…
汽車制造 | 雷軍能否躲過“產能地獄”?
小米又來整頓市場了。一年賣出1000萬臺39.9元的剃須刀還不夠,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的夢想,還包括一年賣出1000萬臺車。2022年,雷軍談及對電動汽車行業的看法時表示:“我們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每年出貨量超過一千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兩年后,小米汽車首款車…
汽車制造 | 歐洲電動汽車:二月份有20%來自中國
數據提供商Jato Dynamics的最新統計數據證明了中國汽車在歐洲的領先地位。據此,今年2月份,中國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已占歐洲(28個國家)新注冊電動汽車總數的20%。然而,如果不只是考慮電動汽車,還考慮內燃機車型,中國的車的銷量看起來不再那么強勁。總體而言,2月份歐洲新注…
汽車制造 | 飛行汽車 搶占低空經濟萬億藍海
當電動汽車遇上了低空經濟,將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繼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旅航者X2在廣州示范首飛成功后,億航智能在某電商平臺上架了一款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H216-S,標價239萬元,更是引發了極大的關注與討論。有機構預計,在政策與技術同頻共振下,2024年有望成為低空經濟元年…
汽車制造 | 從跨界到跨域,體現了零部件產業發展怎樣的趨勢?
博世營業利潤46億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8元),同比增長21%,還有多家同行也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近日,跨國零部件巨頭相繼披露2023年業績報告,在一眾營收、利潤向好的企業中,被稱作“跨域”的新業務比例正在不斷提升。近年來,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汽車行業…
汽車制造 | 汽車以舊換新,誰更受益
無論是家電、消費品還是汽車,甚至是房地產,人們在談到這些行業時,聽到最多的描述是它們已進入增量與存量并重的時代。如果高速增長無法長期持續是客觀規律,那么盤活存量就顯得至關重要,以舊換新無疑是一個有效抓手。3月1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
雷諾致力于成為歐洲第一家大規模回收電池的汽車制造商
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正在與企業合作,提取和回收電動汽車電池中的鋰和其他金屬,探索利潤豐厚的商業前景,創造循環經濟,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雷諾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家以工業規模回收電池的歐洲汽車制造商。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