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制造業的企業,發展戰略選擇
時間:2017-7-3 10:06:53 發布者:管理員
汽車產業對一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具有戰略性意義,它能夠創造巨大的工業產值,產生廣泛的產業關聯效應,具有極強吸附高新技術和強力推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作用,而且還能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世界各國一般都把汽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中國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經得到確認,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目的就是促使汽車產業在2010年前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并使中國成為一個汽車強國。在2010年前,中國汽車產業將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并使中國成為一個汽車強國。在2010年前,中國汽車產業將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將成為世界主要汽車制造國,汽車生產企業要形成若干馳名品牌,力爭幾家大型汽車企業集團跨入世界500強企業之列。
目前,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經濟體制的轉換、市場競爭的加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不斷加劇的沖擊,使得中國汽車工業的經營環境不斷動態復雜化。中國汽車業現存的組織結構不合理、規模經濟水平低、產品技術和售后服務體系落后等問題還很嚴重。中國的汽車產業規模效益水平低制約了汽車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從表面上看,生產規模分散使成本上升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但從但從更深層的分析來看,汽車產業的戰略缺失和缺乏全面系統的規劃是根本原因。在競爭機制的作用下,應鼓勵企業通過資本重組,真正形成幾家大型的汽車企業集團,使企業組織結構得到優化,資金得到合理運用,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實現規模效益。為了改變目前中國汽車制造業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的現狀,企業重組是未來發展的必然。目前,中國汽車產業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除華晨、奇瑞、吉利、哈飛等極少數廠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型外,大多數汽車特別是轎車的新產品開發和推出基本上被外商所控制,國內廠家基本沒有整車開發能力。因此,汽車產業的產品自主開發和自有品牌發展戰略模式的選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中國的汽車制造業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從國家、社會經濟這樣一個大系統的角度全面考慮自身的發展問題,以什么樣的姿態參與全球化進程將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選擇。中國汽車產業若能在此期間調整自己的戰略和定位,充分利用中國汽車產業現有基礎及比較優勢,形成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局部領域,實施汽車創新工程,真正擁有汽車技術和產品的知識產權,形成新一輪汽車工業發展的增長點,發展高技術含量的汽車,將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