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理論基礎
時間:2017-7-1 9:43:07 發布者:管理員
一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從模仿到自主創新,從持續追趕到最終超越,都是一個異常復雜和不斷反復的過程,這其中包括最初的仿制和代工生產,也包括后來的銷售市場國際化以及技術輸出,甚至能夠獲得在一定范圍的壟斷優勢。從汽車產業本身的特點來說,這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實力的綜合體現,不是某個產業或某個領域單獨發展就能夠達到的。可以說,從現有日本、韓國等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的經驗看,這個過程都要歷經半個世紀左右或更長的時間。那么,如何從學術角度研究這個過程呢?國際貿易、戰略管理、技術經濟和區域經濟等學術領域中的理論和思想都對企業成長理論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將這些研究成果應用到汽車產業中,特別是對追趕型國家汽車產業的發展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試圖挖掘出這種現象的深刻原因和內在機理。
一個理論模型的提出
汽車產業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國家工業化的程度,這是從產業發展的自身演進規律出發所形成的認識。不過,如果置于全球市場競爭的大格局之下,特別是在汽車市場發展較為成熟且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為什么一些追趕型國家仍然能夠實現汽車產業的超常規發展?這是一個需要解答清楚的問題。
現實經濟中,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實際上就是尋求優勢和提升競爭力的過程,無論是來自于經濟學還是管理學的理論,都在這個領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論述。從汽車產業的特點看,汽車產業的發展更多地體現為某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大型汽車企業的快速發展,這些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指標以及國際化等戰略行為成為研究一個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對汽車產業發展問題的研究,既需要從產業的中觀角度展開,不過多地考慮企業間的差異而研究其共性,也需要解剖“麻雀”,集中研究那些典型企業。比如,從日本汽車產業發展的經驗看,盡管出現了許多國際著名的汽車企業,但具有領軍意義并在國際市場中始終保持重要地位的就是豐田公司,該公司在管理方面的諸多經驗和知識也轉移到其他日本汽車企業中。而韓國汽車更為突出地體現在現代汽車上,該公司已經成為韓國汽車的重要標志。從這個思路出發,對汽車產業的研究其實是產業經濟學和企業戰略學的結合,其實質就是研究汽車企業特別是一個國家核心汽車企業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相應地,企業成長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因此,本書提出的一個思路是,對汽車產業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汽車產業內企業成長問題的研究,那么產業經濟學范疇內的產業發展問題就轉換為了一個管理學范疇的問題,既集中于管理學領域中的企業成長問題。成長的過程可以被分解為三個因素: 原動力(根源性原因)、途徑(發展道路)和競爭范式(競爭力最終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