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發布數據,11月,歐洲市場(包括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英國市場)汽車銷量達108萬輛,同比增長6%,實現連續16個月上漲;其中,純電車型銷量占比17%。
彭博社預測,今年歐洲汽車市場銷量增速有望達兩位數,約14%左右;但同時也面臨很多風險,整體經濟下滑風險依然高企,補貼退坡和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導致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需求正在減弱。
當地時間周三(12月20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數據,11月,歐洲市場(包括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英國市場)汽車銷量達108萬輛,同比增長6%,實現連續16個月上漲;其中,純電車型銷量占比17%。
ACEA表示,近來通貨膨脹的緩解,推升了部分汽車消費意愿。同時,此前積壓的新車訂單,也在源源不斷釋放,大多數汽車制造商手中仍有充足的訂單。數據顯示,11月,大眾汽車的銷量增長9.2%,雷諾增長6.5%,Stellantis下降2.8%。此外,汽車制造商們也在想方設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大眾就在計劃生產更具性價比、更符合歐洲市場需求的入門級電動車型。
綜合當下趨勢,彭博社預測,今年歐洲汽車市場銷量增速有望達兩位數,約14%左右;但同時也面臨很多風險,整體經濟下滑風險依然高企,補貼退坡和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導致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需求正在減弱。
以歐洲最大汽車市場德國為例,日前突然宣布提前一年結束電動車補貼計劃,讓部分汽車制造商不得不“自行輸血”補貼車價。11月,德國電動車新車注冊量應聲下滑5.7%。
英國方面則已推遲了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由此前的2030年延期至2035年。
面對電動汽車消費需求的變化,汽車制造商也有所擔憂。奧迪正計劃降低電動車推出速度和數量,以免給制造工廠和經銷商們帶來過多壓力。
花旗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歐盟不盡快調整產業的支持政策,汽車制造商們很難快速推出更具性價比、更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電動汽車,歐盟制定的“到2030年,累計銷售3000萬輛電動汽車”計劃就不太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