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不卡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美女xx_免费在线观看成人av

觀眾登記 展商登記 English
,距離本屆展會開幕還有 00
首頁  >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影響如何?海外的看法最真實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影響如何?海外的看法最真實
時間:2023-12-21 8:44:42      發布者:管理員

“短短兩年時間,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電動汽車普及率已從10%飆升至35%……”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的影響力究竟如何,海外輿論的反饋可能更真實。12月16日,西班牙《國家報》就對中國電動汽車作出了評價。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的報道也表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導地位日益上升,中國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供應鏈上都擁有規模和成本優勢。

其實,近期多家海外媒體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進行了客觀報道,讓我們了解到海外是如何客觀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

從“自行車王國”到電動汽車大國

很多人還記得,即使中國在進入21世紀之初,仍享有“自行車王國”的稱號。而僅僅20多年之后,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西班牙《國家報》的報道稱,不僅如此,中國正在超越鄰國日本,將成為新的全球汽車出口領頭羊。而且,由于電動汽車的迅速崛起,中國正在成為電動汽車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并有望將在未來5年塑造電動汽車國際新格局。

近年來,聯合國氣候大會一直都在提出推動向低碳轉型,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現,使得轉型不再只是口頭的承諾。

數據往往是最有說服力的。該報道表示,在歐洲,2022年人們購買的車輛有八分之一是電動汽車(在美國,這個數字為七分之一);但在中國,電動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25%。

《紐約時報》刊文稱,一些德國汽車制造商高管用“中國速度”這個關鍵詞來形容他們需要多快地行動才能迎頭趕上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速度。“中國速度”反映了中國汽車工業轉型為電動汽車巨頭的速度。

歐洲媒體的報道認為,政策支持顯然是一種較強的基礎。中國于2014年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3年前,一輛小鵬P7的售價約為3.8萬歐元。

很多消費者更喜歡中國電動車型,因為中國電動汽車有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很多人把中國電動汽車比作帶輪子的智能手機。而且,中國電動汽車上,車與用戶的互動水平顯然更高,90%的指令都可以通過語音交互。

海外看中國電動汽車“內卷”

2020年以來,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粗略估算也要超過300家,車企之間的激烈“內卷”,也推動著電動汽車企業加速創新,去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數據表明,2023年在中國新登記注冊的電動汽車中約有80%來自國產品牌。評級機構穆迪指出,中國在汽車行業采用新技術的速度是無與倫比的。

西班牙《國家報》的報道稱,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近400萬個充電基礎設施遍布全國。僅在2022年,全球安裝的充電基礎設施就有約70%在中國,而在今年1月至6月,中國新增充電基礎設施增量達144.2萬臺。

該報道認為,“在燃油汽車生產方面處于落后位置的中國車企,在電動汽車領域找到了通往新的市場的大門。”

事實上,中國不僅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而且也有望成為汽車出口的領頭羊。

德國研究機構汽車管理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1月到9月,中國制造商在海外銷售了340萬輛汽車,超過了日本和德國,日德兩國同期出口量分別為320萬輛和240萬輛。電動汽車占中國汽車出口量的24%,是去年的兩倍多。自2021年以來,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在其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汽車數量比其他任何工廠都多。然而,中國的比亞迪已經在加速,有可能在2024年于純電動汽車領域取代特斯拉的領先地位。

這些領先的優秀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包括電池等。惠譽旗下的咨詢企業基準礦業情報公司的數據顯示,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電池工廠位于中國。

中國品牌影響正在擴大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增長,以及影響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海外輿論都在關注中國新能源汽車。

西班牙《公眾日報》報道稱,眾多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一些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來到歐洲市場,給當地留下很好的印象。

美國“電動汽車內幕網”的文章指出,在歐洲,中國電動汽車是最受歡迎的電動汽車之一,這是一個“并不令人意外的事實”。

阿爾及利亞《東方報》評論說,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在非洲正占據越來越多市場份額,“蛋糕”越做越大,為非洲電動化轉型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和產品支持。

正因為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帶來的巨大機遇,許多業內人士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發起的反補貼調查表示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在全球日益面臨氣候挑戰的背景下,中歐電動汽車產業有著共同期許和一致目標。歐盟應客觀、公正看待中國企業對促進歐盟及全球氣候愿景的貢獻和力量,通過鼓勵中歐在產業鏈供應鏈及研發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擴大包括電動汽車領域在內的綠色經濟市場。

“在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說,從汽車電池到汽車軟件、芯片等諸多領域,中國企業的技術都走在全球前列,歐洲汽車企業需要向中國同行學習,中歐雙方協作努力,才能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