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十億元到數百億元……資金不斷涌入,正是眼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資的真實寫照。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一直得到了投資機構的持續關注和不斷注資。
為何盯上新能源汽車
近日,一項總額達3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正式簽約,成為今年以來數額較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項目之一。
其中,廣州產投、廣汽集團聯合中國銀行,出資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廣州新祺智聯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管理人由廣汽資本下屬子公司廣州盈蓬擔任,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生態、汽車芯片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
投資渠道的多元化,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受益。近期,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獲得了公募、社保基金、外資等機構的增持。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基金,對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項目進行投資。
今年11月,德賽西威一個月內就發布了兩次關于投資設立產業基金的公告。公告顯示,為更好強化公司在既有業務領域的影響力,提高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布局能力,德賽西威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德賽西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西威產投”)及其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德賽西威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擬與廣東粵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粵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資設立廣東粵財西威汽車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計劃認繳規模為3億元;同時,西威產投擬與長江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江物產西威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等共同投資設立長江物產西威(杭州)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計劃認繳規模同樣為3億元。
“資金熱衷于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僅是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潛力巨大,而且是因為這一行業發展較快,投資回報周期在縮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EDP講席教授薛旭向記者表示,投資必然要注重投入產出效益,在行業發展蓬勃向上的情況下,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無疑可使投資者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雙方都能從中受益。
持續增資熱情高漲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不僅有機構投資,汽車及電池等零部件公司也在投資、增持、擴產。
在浙江衢州智造新城東港片區的衢州極電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工廠,吉利旗下汽車品牌極氪近日發布的自研自造的800V磷酸鐵鋰超快充電池——金磚電池就是在這里生產。該項目投資超百億元人民幣,從去年7月開始動工修建,僅用時15個月左右就完成了設備整個產線通線,包括約半年的電池產能爬坡時間。在這里,僅團隊研發工程師就有1000多人,行業專家近百人。
無獨有偶,12月12日,廣汽旗下因湃電池工廠正式竣工,工廠占地面積666畝,總投資也高達109億元。
在被增持的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中,雙環傳動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下屬公司在匈牙利設立新公司雙環傳動(匈牙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該公司將負責新能源汽車齒輪傳動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建設。截至11月14日,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雙環傳動6667.96萬股,相較于2023年三季度末增長1271.53萬股。另外,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也新進了1353.12萬股。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社保基金17022組合持有金力永磁1011.12萬股,相較于2023年三季度末增長了111.39萬股。據悉,金力永磁是集研發、生產和銷售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公司產品已被多家全球新能源汽車生產大廠采用。2023年前三季度,金力永磁在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收入達24.10億元,同比增長26.19%。
前景良好活力滿滿
“熱錢”涌入、聯手合作、增持擴產……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及相關合作熱潮絲毫未減。
近日,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與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芯擎科技”)簽約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聯合投入共建的“汽車SoC芯片前瞻驗證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雙方將在芯片全生命周期的測試和驗證、工具鏈和編譯器等基礎研發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國創中心的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優勢,以及芯擎科技高算力車規級芯片自主研發經驗,加快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的車規級芯片在整車廠和一級零部件商的應用落地,以及高端車規級芯片國產化替代進程。
“車規級芯片作為汽車產業核心關鍵零部件,決定著中國未來汽車市場的走向。在新的產業發展背景下,打造穩健多元的汽車芯片產業鏈是國內企業的必然選擇。”國創中心主任、總經理原誠寅表示,雙方開展深度合作,將加快國產芯片的上車應用,全力推進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發展。
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今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40.4%,同比增長4%,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占比首次突破40%。
目前,從宏觀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到微觀的細分領域,各種形式的投資正在呈現持續向好的新景觀。“多種形式投資的不斷涌入,也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注入了發展后勁。”龍灣湖智庫研究員楊詠濱向記者表示,資金是企業、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資金與政策、行業、市場多方助力下,新能源汽車將不斷迎來一個接一個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