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不卡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美女xx_免费在线观看成人av

觀眾登記 展商登記 English
,距離本屆展會開幕還有 00
首頁  >   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制造商考慮聯合收購晶圓廠
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制造商考慮聯合收購晶圓廠
時間:2022-4-11 8:34:53      發布者:管理員

中國大陸五家電動汽車制造商正考慮聯合收購一家晶圓廠;豐田加入特斯拉行列 使用低成本攝像頭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4月6日,據臺媒DIGITIMES報道,為應對芯片供應短缺,中國大陸五家電動汽車制造商正在尋求共同籌集50億元人民幣(7.85億美元)收購一家晶圓廠。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是哪五家汽車制造商,以及他們的目標是哪個半導體領域,所以很難評估計劃的可行性。

中國大陸汽車制造商目前高度依賴進口芯片。因此,英飛凌、NXP、ST、瑞薩等主要汽車芯片供應商紛紛擴大生產。同時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也加大了對汽車半導體的投資。

4月7日,報道稱,豐田旗下Woven Planet已加入特斯拉公司的行列,試圖在不使用激光雷達等昂貴傳感器的情況下推進自動駕駛技術。Woven Planet表示,公司能夠用低成本攝像頭收集數據,并有效地訓練其自動駕駛系統。這是個突破,他們希望這個突破將有助于降低成本,擴大技術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目前主流采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及攝像頭的多傳感器自動駕駛視覺方案,Woven Planet指出,使用昂貴的傳感器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成本太高,而且無法進行規模化測試。Woven Planet使用的攝像頭比以前使用的傳感器便宜90%,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在小客車上。

與特斯拉不同的是,豐田在機器人出租車和其他自動駕駛汽車上仍使用激光雷達和雷達等多種傳感器,由此看來,豐田并未打算像特斯拉那樣大規模推廣純攝像頭視覺方案。

以下是一周汽車/半導體精選

拜登政府與主要汽車業領袖舉行電動汽車會議

據路透社報道,拜登政府表示,美國高級官員周三與特斯拉、通用等主要汽車業領袖舉行了會議,討論電動汽車和充電問題。美國國會去年批準了75億美元的政府資金用于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但有關購買和制造電動汽車的新稅收激勵措施的立法卻陷入僵局。

傳蔚來自動駕駛老將將離職

據36氪報道,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蔚來自動駕駛老將章健勇將于近期離職。據稱,章健勇是蔚來的自動駕駛助理副總裁,負責自動駕駛系統和集成落地,向蔚來董事長兼CEO李斌直接匯報。

蔚來汽車愿與其他車企共享換電技術

據Automotive News Europe報道,蔚來汽車歐洲業務負責人張輝(Hui Zhang)表示,蔚來愿意與其他汽車制造商共享其換電平臺技術,正在與汽車制造商進行談判,但未透露更多信息。據悉,蔚來換電技術僅需5分鐘就能更換好新電池。今年1月,蔚來在挪威開設了首家換電站,并計劃在該國安裝20個換電站。

路透:白宮稱半導體短缺或致美國2021年GDP下降1個百分點

白宮周三(6日)與部分國會議員舉行了一場機密簡報會,討論半導體供應鏈問題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可怕風險。白宮正在推動國會撥款520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生產。據路透社報道,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Brian Deese對記者表示,“最樂觀的估計是,半導體供應不足可能導致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整整一個百分點。”

東軟睿馳與芯馳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攜手加速國產化軟硬件解決方案落地

2022年4月7日,東軟睿馳與芯馳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軟件定義汽車發展趨勢,在汽車智能化技術與產品領域展開深層合作,加速推動國產化軟硬件方案落地,共創智能汽車發展新生態。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東軟睿馳在汽車基礎軟件、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及電動化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芯馳科技在芯片及芯片解決方案等方面的優勢,強強聯合,共同探索面向下一代的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安全性的域控制產品。

雷諾考慮拆分電動汽車業務,最快或將于2023年實現IPO

彭博報道,雷諾正在探索其電動汽車資產的可能分拆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將改變這家法國汽車制造商與俄羅斯的關系。今年2月,據路透報道,雷諾正考慮為電動汽車業務和內燃機汽車業務設立單獨的部門。而在上周與分析師的一次會議上,包括首席執行官 Luca de Meo 和首席財務官 Thierry Pieton 在內的高層管理人員提供了更多細節,包括時間安排和合作伙伴的潛在參與。

寧德時代首家海外電池工廠獲批生產,首批產品將于年底前下線

4月6日,寧德時代發文稱,4月4日,公司位于德國圖林根州的首個海外工廠正式獲得電芯生產許可,當天于“埃爾福特十字路口”工業區舉行的慶祝儀式上,德國圖靈根州環境、能源及自然保護部長Anja Siegesmund及經濟部長Wolfgang Tiefensee向寧德時代歐洲區聯席總裁Matthias Zentgraf正式發放了第二階段的許可證,寧德時代德國工廠由此獲得8GWh的電芯產能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