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22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研討會”在重慶香港置地光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工商聯、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長安新能源、金康賽力斯等行業、部門和有關企業代表聚焦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汽車產業發展的要求,立足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本身,共同研討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新的變革與發展機遇。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50萬輛,市場滲透率首次超過10%,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意義的數據,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上述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和代表均為產業低碳、電動、智能化發展方向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振奮和鼓舞。同時,大家也對新能源汽車銷售模式對整個汽車銷售市場帶來的巨大沖擊保持清醒地認識,并紛紛建言獻策,幫助行業直面傳統汽車銷售體系轉型升級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會長、湖南申湘汽車集團董事、副總裁劉英姿指出,實現“雙碳”目標作為國家戰略,必將對中國汽車發展方向和格局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近日,全國工商聯下發了《關于引導服務民營企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民營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并將于今年6月召開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雙碳工作推進會。隨著實現“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新的變革與發展機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李偉利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進行了精彩的分析和解讀。關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他表示,目前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起到比較重要影響,從結構上看,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呈顯著的市場驅動特征,從增量到總量,私人購車都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體,其中非限購城市對私人市場的貢獻越來越大,已經大大超過限購城市,2021年限購城市NEV銷量66.6萬輛,非限購城市則達到158.3萬輛。
對于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因素分析,李偉利認為一是由于技術進步,電耗下降,充電功率的提升;二是由于充電環境改善帶來的使用便利性增強;三是由于各級別產品越來越豐富,有競爭力的車型越來越多。他還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提出了兩個預判,首先新能源汽車還將保持一段時期的快速發展;其次大概率是波動式增長,而不是直線增長、單調上漲。
國網重慶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澤岷介紹,重慶市作為全國首批電動汽車重點推廣城市之一,全市現有154家乘用車企業,3家客車企業,同時,集聚約183家配套企業,初步構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雛形。同時,完成重慶市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平臺建設。電動汽車服務,就是新能源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的一個關鍵變量。在既有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政府也出臺鼓勵采用“統建統管”模式提高充電設施安全管理水平和綠電消費比例;運用有序充電技術,緩解電網配套增容投資,同時滿足居民充電需求。
重慶奧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雪說,重慶近期成功獲批全國首批換電示范城市,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換電站建設和運營為換電出租、網約車提供補能服務。從主機廠到車輛用戶,從二手車交易到電池梯次利用,無不體現換電模式對產業生態鏈的賦能。“被譽為‘8D魔幻城市’的山城重慶,換電運營示范效果較強,并為行業和市場展示了‘換電像加油一樣方便’”。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高級工程師許書軍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后市場行業發展,以及新能源二手車鑒定評估規范化方向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我國汽車市場從千人保有量來看,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而汽車后市場等業態也將進一步向成熟汽車市場特征發展。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將隨著保有量快速提升而出現大量行業問題,同時也伴隨著更多的商業機會。傳統燃油汽車在二手車檢測中主要靠望聞聽切,而新能源汽車則需要新的檢測評估方法,目前的新能源二手車交易市場上,檢測鑒定技術以及配套標準與服務體系的欠缺,電動化、智能化系統無法檢測,造成車輛性能不透明、真實價值難評估、流通交易市場低迷。新能源是國家戰略發展重要方向,所以解決行業痛點,建立新能源汽車二手車鑒定評估規范則勢在必行。
研討會上,主辦方還邀請了長安新能源汽車以及賽力斯汽車代表,從主機廠的角度分享新能源汽車發展思路。
重慶金康賽力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亮指出,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戰略機遇,汽車新四化的到來,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的窗口期,中國的汽車品牌真正有機會換道超車。賽力斯汽車隸屬小康股份,2012年9月在重慶成立,致力于“推動汽車能源變革、創享移動智慧生活”,用超級產品為消費者帶來超級體驗,推動汽車產業向清潔能源的變革。賽力斯與華為擁有相同的創新基因和“用戶至上,品質至上”的務實價值觀,AUTO品牌成為首家進入華為渠道銷售的汽車品牌。
長安新能源戰略市場部發展規劃經理李飛飛與大家交流了長安新能源發展方向。他表示,在新時代,新競爭下,長安新能源以”世界一線主流電動國一品牌“為定位,預計到2025年銷量突破70萬輛,將推出6款全新平臺產品。今年4月北京車展期間,長安C385上市,將重新定義電動轎車時代,通過五個中心構建用戶全生命周期,確保用戶的完美服務。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中海同創集團董事長李金勇與汽車經銷商一起探討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汽車經銷商的新機遇。李金勇說,中國汽車市場對于汽車經銷商來說日子并不好過,乘用車市場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燃油車市場下滑,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而未來10-20年將迎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爆發期。據預測,2025年有可能會突破1000萬輛,市場滲透率將達到29.9%。
“目前,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已基本形成,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成為渠道發展的重點,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和跨界造車三大陣營。其中傳統車企仍占據主要市場份額,而特斯拉等一批‘外行入侵者’以‘黑馬之勢’占據一席之地。”對于傳統經銷商集團轉型方向,李金勇呼吁大家要掌握燃油汽車的銷量變化趨勢,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同時,他也提出了在戰略選擇上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1、銷售沒有利潤的品牌不能經營,售后開始貢獻很低;2、沒有銷量支撐的品牌不能經營(新上市車型除外);3、生產廠家沒有后勁的品牌慎重經營,廠家倒閉會帶來大量問題;4、經銷商只參與交車和維修,其他環節均由廠家掌控的品牌慎重經營;5、同一城市廠家直營店和經銷商混合經營的慎重;6、銷量雖然很好,但同城已經很多店面的,要慎重(惡性競爭不可避免,毛利難以保證);7、機遇伴隨風險,選擇大于努力,環境大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