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車新勢力紛紛交出了產量破十萬、月交付量破萬的成績單時,一群“后浪”們正對著這片市場虎視眈眈。
從11月9日輕橙時代亮相,到12月3日財聯社獨家披露前大眾中國高官蘇偉銘創辦賓理汽車,再到即將分別于12月8日和14日發布的盒子智行與牛創新能源,短短30多天內,造車大軍再添四位“后浪”選手。
對于汽車市場是否需要一個全新的品牌,行業普遍存疑。“現在沒有技術、資金、產品的(品牌),再想進入就比較難了。”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公司總裁曹鶴認為,“特別是需要在新能源的新技術、新形式和新材料上有重大突破。如果只是現有技術路線的復制,很難維系。”
四家新新勢力嶄露頭角
12月15日,牛創新能源科技將正式發布全新品牌。據悉,NIUTRON將會在發布會上發布增程式和純電動兩個方向的車型。
“牛創新能源汽車和小牛沒什么關系,創始人是李一男。”有知情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李一男正是小牛電動車創始人,而創立NIUTRON,則是其進軍汽車行業的一次嘗試。據了解,NIUTRON的造車計劃在2018年11月就已正式啟動,并將品牌中心(總部)定位在了北京,研發中心定位在了上海,研發及智能制造的中心落在了江蘇常州。
2020年12月,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冊登記,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8個月后,注冊資本增至4億美元。今年3月,網絡上曾流傳過一款名為NIU 4 Fun的小牛電動車。
與小牛一樣,前大眾汽車集團執行副總裁、大眾中國執行副總裁蘇偉銘創立的賓理,亦在新車未發布之前就賺足了眼球。“賓理的第一款車,將對標保時捷的Taycan。”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賓理計劃將在明年的北京車展上發布相關內容。”
即將亮相的還有一家名為智行盒子的新造車企業。按其官網介紹,“盒子智行專注于為B端出行市場定制打造百變盒子汽車” 。12月8日,其首款量產車型將面世。
據悉,北京盒子智行科技全資子公司北京世澤通興汽車技術公司是一家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公司。這家曾為中國一汽研發總院、中國一汽奔騰研究院、一汽-大眾、北汽集團等國內外主流車企提供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的企業,最終決定親自下場造車。
除此之外,更早亮相的輕橙時代已經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設置展臺。在車展上,輕橙時代發布了其首個技術平臺——第一代純電動平臺EEZI STEP1.0,并推出了第一款準量產車型輕橙時代VC。
生產盤活閑置資源
從2015年開始造車新勢力紛紛涌入,到房地產企業、科技企業甚至是家電企業跨界進入,同時一些傳統車企紛紛推出高端品牌,時至2021年末,汽車領域新品牌盛況空前。
與此前大舉擴張的打法不同,由于目前汽車閑置產能過多,相關政府部門多次推出了抑制投資過熱的政策,上述四家新造車企業普遍采取了盤活舊資源的方式取得了生產資質。
“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多,還處于小而散的狀況。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并重組,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9月13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各方面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很高,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有很大促進,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車技術含量高的特點,所以資源應該盡可能市場化集中,避免分散。”
據天眼查APP顯示,賓理智能關聯公司北京賓理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便包括長城華冠,而后者的子公司之一正是手握“雙資質”并已深陷破產風波的前途汽車。
除了賓理,牛創新能源在工廠的地址上暴露了其生產情況。其中,牛創新能源汽車工廠所在地為江蘇金壇大乘汽車科技產業園原址。同時,有零部件供應商知情人透露,江蘇金壇大乘汽車科技產業園已被牛創新能源收購。
此外,輕橙時代選擇的代工企業為北汽瑞翔。北汽瑞翔則是北汽銀翔經歷了破產重組后的全新企業。
可以看到,這些新造車企業普遍選擇了盤活資源的“啟動方式”,既有自身的條件所限,也有整體環境的制約。“首先能夠比較快速進入,其次新進入者在資金方面或并不充裕到可以自建工廠。”曹鶴分析表示。
“現在非常明確的一點是,智能電動車在未來十年左右將形成對傳統燃油車的全面替代。”盡管未對“后浪”們的前景發表更多看法,但國內某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的高層給出了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