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以來,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以換購為主的存量競爭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加速了行業新四化的步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表示:“新四化浪潮下‘智商’的高低將是汽車產業決勝下半場的重中之重,芯片和操作系統等數字化基礎將成為新一輪競爭的焦點。”
在新一輪競爭中,車企除了需要在硬件方面進行比拼,還必須在軟件方面加大投入。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帶來云管端一體化、數據驅動新模式,車企需要基于云去重構業務體系。另外,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以及汽車消費“她力量”的崛起,依靠經銷商渠道的傳統銷售模式正在變革,車企迫切需要與用戶建立長期利益,提供用車、養車、軟件更新迭代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并從中探索全新的商業增長點。
無論是從產品研發設計還是從用戶服務的角度出發,車企都在改變曾經的生產和經營模式。近日由騰訊發布的《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中也提出,汽車行業發展正在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未來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攻堅必須緊密圍繞業務,構建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應用體系,覆蓋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的全鏈路,打通車企、經銷商、用戶之間的邊界,提供全域觸達、服務閉環的全周期數字化服務。
與更加專業的科技企業建立全面上云合作,打破各個業務之間的數據孤島,實現全鏈路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車企的共同選擇。
騰訊在汽車云領域和東風汽車、上海通用汽車、廣汽集團、上汽大眾、北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40家車企達成合作,并在研發數字化、生產與供應鏈數字化、營銷與服務數字化、企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轉型安全等方面積累了諸多實踐經驗。在《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中,騰訊云也提出立足于汽車全產業鏈和用戶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這將會給車企合作伙伴及政企汽車產業帶來怎樣的價值呢?
數據驅動,釋放產業全鏈條數據新價值
騰訊以車企數字化助手為自身定位,依托騰訊云優勢,堅持以車企的業務為導向,構建符合汽車產業轉型需求的數字化基建。同時聚焦汽車全產業鏈與用戶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數字化,圍繞汽車研發、生產、營銷全產業鏈與用戶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數字化,助力車企實現數字化轉型。
從研發角度:
由于新車研發周期不斷縮短,從過去的5~7年縮短至2~3年,加上智能網聯系統的升級,車企的研發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騰訊以其高性能、高彈性、低成本及生態豐富的解決方案,加快自主可控的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等數字化產品的研發。
例如,在自動駕駛領域,許多車企面臨諸多問題:如短期內對自動駕駛流程的認知有限;自動駕駛研發流程存在相對割裂且自動化程度不高的情況;現有的仿真效率不夠,迫切需要云仿真來提高效率;數據存儲、標注成本和仿真軟件采購成本高等問題。
針對自動駕駛研發者面臨的難題,騰訊自動駕駛云平臺以數據為核心,有效串聯起從數據采集、存儲、標注,到感知算法訓練、仿真與評測,再到量產數據回傳、數據運營等自動駕駛研發的全鏈路、全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可為研發者提供開箱即用的服務。
例如某國際頭部科技公司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與騰訊共創AI基礎設施平臺,該平臺可服務于車企L3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研發,騰訊自動駕駛云平臺可提供IaaS及PaaS解決方案。通過合作,該公司在自動駕駛研發領域取得了矚目成果。如基于統一帳號、統一認證和統一授權平臺,提升系統的整體管理和使用效率,并且靈活的基礎平臺支持從研發到仿真測試等多環節的應用,讓數據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有效縮短自動駕駛的研發周期等。
騰訊自動駕駛云平臺
從生產與供應鏈角度:
在汽車由“代步工具”向“第三空間”轉變的背景下,車企在生產數字化轉型方面面臨多重挑戰。首先,如何將來自不同渠道的客戶訂單進行迅速排期,縮短向客戶交付時間。其次,如何確保每個環節產品的質量及最終質量。
騰訊攜手智能制造生態伙伴,推動汽車行業對生產線的自動化、定制化、節能化和柔性化升級。通過產品設計、研發試驗、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服務提升等貫穿全鏈條的工業應用服務,為車企定制一站式智能化服務C2M解決方案。以“1+N”模式為離散制造型企業提供服務。“1”即統一云服務架構,“N”意味著通不同的產品服務組合支撐各種業務場景,針對不同需求,提供“樂高式”產品模塊自由組合服務,做到即插即用、即需即供。
騰訊汽車直連用戶的生產一體化解決方案示意圖
不久前,騰訊聯合吉利旗下廣域銘島共同開發大規模柔性定制C2M套件,助力廣域銘島實現從訂單、研發、生產、交付的全價值鏈重構,提高了市場用戶、生產企業和供應鏈資源的協作效率,讓資源管理模式逐漸由以前的“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為廣域銘島在未來產品和服務需求日益個性化的趨勢下搶占了先機。
從營銷與服務數字化角度:
近幾年車市一直處于寒冬期,車企的線索數量和質量雙降。車企在營銷領域普遍面臨以下難題。首先,企業與用戶不直連、觸及少,導致銷售觸達的及時性、有效性大打折扣;其次,車企營銷粗放不精準,營銷渠道選擇、資源分配及運營手段與目標客群不匹配,使營銷投放結果難以衡量、費效比低;最后,目前大部分傳統車企仍無法脫離以產品為核心的營銷模式,沒有轉向以人為核心的運營方式,導致無法充分挖掘用戶價值,難以將用戶價值轉化為企業的長期資產。
基于當前的汽車行業營銷環境的挑戰,騰訊提出“AR三次方”互聯網用戶全生命周期增長模型,通過One ID體系拉通公私域流量,構建用戶生命周期全鏈路一體化體系。售前整合數字、社交、內容媒體公域流量,售中和售后拉通官網官微、App、小程序、官方商城等私域流量,沉淀客戶資產。
基于(AR)3 互聯網用戶增長模型的數據賦能銷售運營架構
如騰訊協助吉利建設和完善營銷數據中臺系統,沉淀大量數據資產,以智能化營銷和運營體系實現數據反哺業務,形成營銷閉環。同時結合潛客轉化、保客營銷、增換購挖掘和渠道管理等核心業務場景,用數據智能產品賦能,助力營銷智能化升級。
汽車產業全面上云 騰訊云四大優勢助力車企創造新價值
從傳統的機械制造時代,邁入軟件定義汽車時代。車企需要圍繞智能產品軟硬件開發、智能生產制造、數字化營銷等領域重新構建核心競爭力。云是一切智能化、數字化的基礎設施,車企從零開始進入云計算領域需要長期的時間以及海量的資金投入,并且在數字化轉型之后,短期內很難具有大規模的數據處理能力。車企只有與云服務公司合作,借助科技企業提供數據運營的能力和經驗,才能產生1+1>2的效果。
在世界范圍內,汽車企業與科技企業已經開始了全面的上云合作。國際方面,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巨頭率先入局,國內方面,騰訊云、阿里云、華為云也在局中。其中騰訊云服務已經覆蓋亞太、美洲、歐洲等 27國家和68 個可用區,并躋身全球七大首選云服務商之一,在汽車領域已經和奧迪、寶馬、吉利、東風汽車等知名車企展開了全方位深度合作。
過去二十年,騰訊深耕數字領域,針對汽車企業業務拓展,提供包含基礎云、混合云和專有云的多重解決方案,以技術堅實、原生安全、產業共生和靈活開放的四大優勢,支撐汽車產業全鏈路數字化和用戶服務全周期數字化。
首先,騰訊云在全球運營的服務器超過100萬臺,能提供EB級的云存儲和200T以上的帶寬儲備,通過亞洲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可提供全面多樣的產品和服務。騰訊云大數據平臺算力彈性資源達500萬核,每日實時計算次數超過40萬億,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可為汽車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研發、測試驗證、服務全鏈路的云端算力支撐,幫助企業降本提質增效。
其次,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復雜化,網絡安全性成為車企上云的重要考量。“一朵原生安全的云”可讓車企在系統部署前擁有安全能力。騰訊與多家車企共建聯合實驗室,搭建覆蓋智能網聯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網絡安全運營體系,可實現快速、全面、精準的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
另外,騰訊云可讓車企在云上連接各個環節,并根據市場和用戶的發展進行動態迭代和持續進化。騰訊云提供豐富的IaaS、PaaS、SaaS產品,并隨著產業升級不斷創新,降低企業數字化門檻,提高企業經營管理、運營服務的各項能力。
最后,騰訊云提供靈活易部署、開放豐富組件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協助汽車企業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連貫的服務。
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已然開啟,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騰訊作為數字化助手和生態共建者,將繼續響應車企轉型和用戶需求,秉持開放共贏的理念,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數字化“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