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全國“兩會”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而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體現國家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自然也少不了受到關注。在往屆兩會中,各位汽車大佬總會建言獻策,爭取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謀取更好的路線。
而在今年召開的兩會上,各位汽車大佬也仍然延續著為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的做法。本屆兩會中,新能源汽車成為各位汽車大佬建言獻策的焦點,如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等汽車大佬的提議均有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而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則盯上了“走出去”。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國內外新興新能源車企發展速度驚人,傳統車企甚至科技圈企業也紛紛投身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領域。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于我國實現清潔化、碳中和的目標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毫無疑問,朱華榮和曾慶洪針對新能源領域的提議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且具有深遠意義的。至于吉利、長城兩家的老大所提出的“新能源汽車走出去”更是站在了時代的節拍上,今年的兩會既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起步之年,在此之際提出“走出去”正符合發展的大趨勢。
不過,他們各自的建議也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接下來《道哥說車》編輯便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為新能源汽車開路 朱華榮和曾慶洪的小心思
朱華榮在本屆兩會中提出了關于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端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加速普及的建議,其指出,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調節積分供需。建議行業組織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由第三方在保證公平公正和相對市場化的前提下,結合行業積分供需情況對積分進行收儲,同時允許企業從積分池借貸積分并按一定利率償還,以此調控市場供需結構,穩定價格預期,便于企業提前進行資源配置,降低經營風險。
朱華榮提出“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是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普遍投入巨大,產出低于預期的問題。目前,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雖在其整體業務板塊中所占不多,但長安汽車卻在近期對開發新能源汽車領域做出了較大的投入,2020年11月,長安汽車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構建了一個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宣稱將開發全新電動平臺CHN。未來5年將基于新平臺推出105款車型。可想而知,這一宏圖偉業是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的,而朱華榮此次提議對這一偉業不正是有些好處嗎?
與朱華榮相比,曾慶洪并沒有提出直接促進企業發展的建議,而是提出:“建議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相關部委加強統籌、規劃布局,城鎮分級推動,在舊城改造、城郊結合部開發時提前考慮用地規劃、充電站布局、配電設施建設等問題,新增電力供應重點考慮老舊小區和城中村地帶的電力升級改造,解決這些區域用電的問題。”
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段關鍵原因就是充換電等基礎設施不完善,而曾慶洪的提議正好針對這一點。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較早的企業之一,廣汽集團自然能從中撈到不少好處。廣汽集團對旗下新能源汽車發展極為重視,2020年廣州車展中,廣汽集團將廣汽埃安品牌獨立,并獨立運營,在戰略層面再次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權重。而廣汽埃安旗下車型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銷量較為可觀,待到充換電基站完善后,本就擁有不少用戶的廣汽埃安恐怕更將如魚得水。
雖然無論是朱華榮還是曾慶洪提出的建議都蘊含了為自己企業提供助力的“小心思“,但不可否認上述兩項建議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促進外循環 李書福、王鳳英盯上走出去
李書福提出:“建議行業機構、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結合新能源汽車特性與鐵路運輸的行業管理要求,開展討論與交流,制定相應的產品安全標準與運輸管理規程。考慮市場與企業需求,適時開通新能源汽車運輸專用班列,滿足中國車企‘走出去’以及歐洲地區日益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
在構建國內外雙循環的背景下,李書福關于渠道方面的提議不得不說是恰到好處,既然是外循環首先便要打通物流,李書福此項建議對汽車行業發展外向型經濟無疑是具有推動作用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吉利近來在大肆擴張新能源汽車領域,除了自身品牌的發展、收購力帆發展新能源汽車也在不斷和法拉第未來、百度等企業聯手,甚至有傳聞吉利將為蘋果代工。吉利汽車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版圖似乎正在構造中,屆時,中國汽車市場能否滿足吉利汽車的產品輸出?
王鳳英提出:“建議制定5-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劃;扶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向全球發展;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應鏈體系,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走出去’實力;拓展國際經貿合作,帶動企業互利共贏;制定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御機制。”
與李書福相比,王鳳英提出的建議更加宏觀,但卻注重“走出去”的高度,尤其是“制定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御機制”更能證明這一點。而長城汽車一貫主張“過度研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城汽車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雖只有歐拉,但長城汽車卻有著豐富的技術積淀,現已完成電芯、機理分析、PACK、BMS試制試驗室以及電池試制車間、試驗中心、分析中心等體系化建設。而此類技術更能使“走出去”變得有高度。
此外,無論是吉利汽車還是長城汽車近年來“國際化”發展方面布局都極為廣闊,根據吉利汽車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吉利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為10031臺,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343%,嘗到這樣甜頭的李書福又怎么會放過新能源汽車外銷的機會呢?至于長城汽車,且不提其哈弗品牌在俄羅斯的地位,僅其目前海外銷售覆蓋全球60余個國家,全球銷售網絡超過500家的布局基礎就不容王鳳英放過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外循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