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浪潮下,汽車產品的底層邏輯逐漸發生改變,正如國務院日前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的一樣: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終端、儲能單元、數字空間轉變。
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場“新戰役”中,中國汽車品牌該如何突圍,已成為當下最迫切的課題。
11月14日,長安汽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在首期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正式宣布:“我們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用戶的需求,正在攜手頂尖科技公司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產品,不久之后就會和大家見面。”
三方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家公司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其中,長安汽車有著158年的歷史底蘊和36年的造車積累,截止今年8月,長安系中國品牌用戶已經累計突破1900萬,領跑中國品牌汽車。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提供商,在智能車云、智能網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電動等領域擁有領先實力。
寧德時代則是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霸主,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3年全球第一,占據了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近半數的份額。
如此強大的陣容,帶來的成果必定也是異常強大的。據了解,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了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雖然具體的產品和技術細節還未正式對外公布,但長安汽車透露,該品牌的首款產品已經完成了前期研發工作,即將進入量產階段,我們應該很快就能見到這個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產品的真面目。
開放、共創近幾年被頻繁提起,但事實上,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并不多,所以此次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其意義不僅在于集結了行業內頭部科技企業的力量,為新品牌賦能,更在于這種融合創新模式將為中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品牌向上帶來積極重大影響和成功的經驗借鑒,助力中國品牌集體突圍。
智能科技與基礎技術結合,方舟架構面世
如果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是為未來做準備,那么“方舟架構”則是聚焦于當下。簡單來說,長安方舟架構和目前主流的模塊化造車架構類似,支持多品類不同級別車型敏捷開發,可以覆蓋A0級-C級的所有車型。不過,長安汽車在此基礎上賦予了該架構更多的未來科技、更好的駕乘體驗、更多樣化的體驗設計、更越級的品質底線。
首先,方舟架構預留了36個傳感器(6個毫米波雷達、13個攝像頭、5個激光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高精度地圖和定位,5G-V2X模組,2個高算力域控制器,冗余制動、冗余轉向和冗余電源,現階段實現中國品牌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未來可支持實現更多自動駕駛場景和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另外方舟架構還搭載了智慧成長型電子電氣架構高度集成整車控制器,未來可實現中央集中控制。
其次,兼容8種發動機狀態,排量覆蓋1.2-2.0L,兼容48V低壓混動(LV-HEV)、高壓混動(HV-HEV)、插電混動(PHEV)3種電氣化動力;匹配8種變速器模塊;動力組合多樣化,高達16種。
第三,發動機曲軸中心下降12mm,動力布置傾角由前傾 7.5°優化至后傾 10°,動力總成更緊湊、布置更合理,實現新一代產品重心下降20~65mm,前視野更加寬闊,最小提升9%。并且優化了寬高比、輪寬比,體態適應性強、人機布局靈活多變。
第四,覆蓋全球NCAP 、美國IIHS五星評價,及中保研指數(C-IASI)優秀安全性能評價,以高安全基準賦予架構下所有產品全方位安全屬性。
總的來看,方舟架構考慮到了產品的方方面面,競爭力不俗。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是,已經上市的UNI-T是方舟架構下的首款產品,它已經連續多月銷量破萬。未來,方舟架構還會推出更多的產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