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不卡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美女xx_免费在线观看成人av

觀眾登記 展商登記 English
,距離本屆展會開幕還有 00
首頁  >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中國汽車產業當前形勢分析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中國汽車產業當前形勢分析
時間:2020-11-11 8:55:54      發布者:管理員

圖 | 董揚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


導讀

在10月29日第四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發表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當前形勢分析的主題演講。董揚認為,無論是規模、技術、創新、品牌還是發展環境與未來全球化,中國汽車產業的當前形勢都比過去要好,相比其他國家也非常好。

以下為董揚發言整理

今天我想重點講一下中國汽車產業到底是一個什么樣情況:中國汽車產業日子比以前更好,形勢比以前更好,和其他國家的汽車產業相比相對的情況也是非常好的。

首先,我們的制造規模和能力做到了世界第一,擁有世界上最全的產業鏈。

中國制造的汽車“在德國的品牌不如德國制造”、“在法國的品牌不如法國制造”這個時間已經過去了。中國的工廠是最值得信賴的工廠,中國的工人又比較勤奮,所以中國制造的汽車在同一品牌里面是質量最好的。

第二,中國的創新能力有了非常迅速的提高。

這一點我本人體會非常深,過去非常擔心,現在不擔心了。我們的試驗設備、研發設備達到了世界水平;人員規模也達到了世界水平,各大企業在產品、工藝和材料各方面都有大量高水平的研究人員,現在我們本土企業的水平也挺高的。

研發投入,我記得1986年我在參與一個國家規劃的編制中,美國通用汽車研發費用是60億美元/年,而我們全國加起來不超過1億人民幣。當時我想怎么能追得上呢?但是現在,各大集團都是上百億的投入,達到了幾十億研發投入的水平,經驗和數據也正在積累。

第三,中國有新技術發展更好的應用條件。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豐田的普銳斯混合動力發展得很好,領先世界。主要原因是加利福尼亞有零排放政策,帶動普銳斯銷售了上千萬輛、幾百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同時也把這個技術帶動起來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最近為什么發展那么好?現在電動汽車、智能汽車中很多技術也是真的領先世界了。原因是我們有市場!

我們試過、用過、驗證過、改進過,所以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新技術應用的條件。現在各大汽車集團為什么都很注重在中國參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就是因為中國有更好的應用條件,可以使得技術發展的更快。所以我認為,十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中國汽車產業將可以躋身于世界汽車“先進之林”,或者在某些方面達到領先。

第四,中國其他方面的競爭要素好。

1是中國有巨大的市場

(剛才有嘉賓講)中國現在是2億7500萬民用汽車,我們同時還使用1億輛摩托車、3億輛電動自行車在支撐全社會的交通運輸。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這其中有一半轉向汽車,那么汽車是多大的市場。所以我認為中國汽車市場還有接近一倍的增長空間。

今天是出行大會,共享出行是主要內容,但我個人認為共享不影響汽車產業的發展,不會因為共享減少汽車的數量。至少在10-20年之間是這樣。將來發展到后期,中國可能不會像美國有那么多的汽車,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是800輛,我們可能拿千人保有量的100輛來做共享,其他還是私人擁有的汽車。

2是中國有最好的人力資源隊伍

包括勞動力的隊伍、工程師的隊伍。還有中國的干部也挺好的,如果沒有最好的官員隊伍我們國家也不可能發展到現在,中國人的素質是非常好的。

3是我們的效率和成本的控制是世界領先的

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國的民營汽車企業,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真的是世界領先。

中國汽車有沒有短板?有。關鍵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這三塊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因為本身發展屬于比較后期,在這方面比較缺。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小于全世界1/3的產量,但將來中國汽車產量可能達到全世界的2/5甚至一半,那時候中國完全可以把這些都搞全了。所以我們下一步擴大開放的主要范疇,除了外國人要求的整車、放開股比以外,應該是加大關鍵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這方面的引進。擴大引進,引入各個技術,獨資也可以,只要進來就對我們產業有帶動作用。

從中國品牌來看,我認為增長也很快。中國式的MPV和SUV是獨特市場根基上成長起來的,具有獨特的市場優勢。像五菱宏光mini電動車,就是在小車上成長起來的,成長成SUV,以及現在各企業都有同樣的SUV,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為什么中國SUV發展這么多、發展這么快?因為中國的“小SUV”性能價格比遠遠好于國外的SUV。國外的SUV比轎車平均價格大概要高20%—30%,中國的和轎車是同一價格,所以中國的SUV更適合中國市場,更親民,也發展更快。

民營企業成長非常迅速,國企改革也在推進。但是我還是有些擔心國企改革的速度,能不能跟上經濟的發展。

當然,我并不認為中國汽車就比各國汽車產業好。只是覺得,過去我們一直仰視美國汽車產業、歐洲汽車產業、日本汽車產業、韓國汽車產業……,今天我們在某些時候可以平視,他們也各有各的問題:美國空心化、生產的外流、成本控制不住,日本的市場萎縮,韓國本身國內市場小,歐洲也有一些問題,都有很多問題。相反,中國市場大,中國人又勤奮,所以我們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總的形勢是很好的。

國際品牌。國際品牌在中國面臨著優勝劣汰的局面。鈴木已經退出了,有些企業也在轉走,有些企業經營不善。相反,很多中國品牌包括吉利、長城、比亞迪這些品牌都很好,也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中國品牌有自己的優勢。

我想特別說明一下,外資擴大股比并不一定能提高外資企業、外資品牌的競爭力,可以提高它的盈利能力,但不代表能提高它的競爭力。因為擴大了股比也降不了成本,不提高就算不錯。所以我們對于外資擴大股比不需要擔心。我完全同意李書福董事長的一句話:不怕外資。

4是中國汽車產業和全球化

第一,我認為全球化會有調整。過去的全球化主要基于一個條件:就是成本。為了降低成本全世界合作聯合,互相分工。現在會加一些因素,比如產業安全的因素:出現疫情這樣的情況怎樣適當的縮短產業鏈、增加產業鏈的安全度?這個問題會出來。所謂全球化會考慮重新布局、適當收縮,但是全球化不會逆轉。

第二,汽車產業不能回到生產的老路。如果美國汽車全部回到美國生產,德國汽車全部回到德國生產,恐怕成本要提高20%—30%,這樣高的成本是他們不能接受的。當然如果大規模逆全球化,中國也難受,我們會出現想要的芯片沒有、想要的裝備沒有的情況。但是我覺得“他難受比我的難受更難受”,我們成本影響會相對小一些,可能會在性能上和新技術發展上受這些影響,而發達國家的汽車產業如果被打斷全球化,首先面臨成本明顯提高,這是他們所不能承受的。

所以我認為中國應該繼續擴大開放。

首先我們本身就是全球化受益者,已經取得很大的“便宜”了肯定要繼續走。經濟上更開放是我們國家取得良好的全球地位的重要條件,要堅持。

我們仍然需要在技術上、管理上,也包括某些市場上的市場營銷,繼續學習國際經驗。我們不但要學習奔馳、寶馬、豐田這些傳統的汽車公司,還需要努力學習特斯拉這樣新興的汽車公司的經驗。我覺得中國很多企業在學習特斯拉方面,可能比一些外國大公司還學的更快一點、理解的更透一點。擴大改革開放有利于走出去,我們一定要持開放的態度。

最后我想說不用擔心,印度和越南取代中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越南經濟體量比較小,我認為印度在文化、產業基礎、政府效率方面跟相比也還有一些差距,所以我們不用那么擔心,中國汽車產業會有非常好的未來。

從上海到德清的路上我聽一個專家講:芯片還有100年的時間。那么汽車還有超過100年的時間。我們有幸參與這個產業,肯定可以非常體面的、也非常努力的把這個產業做好,造福于全社會、造福于全國人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