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是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趨勢和未來汽車產業的制高點。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目前正在加緊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戰略規劃,將陸續出臺適合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道路交通規范、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法規等。業內專家表示,智能網聯有望使我國汽車產業規模再擴大一萬億元之巨,同時能夠拉動5G、車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實現快速發展。而與此相關的汽車制造、信息技術、交通服務等領域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智能網聯汽車定義
在2016年10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是這樣定義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車、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國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現狀
美國: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美國發展智能交通系統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和法規,引導產業發展。2016年發布了《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指南》,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日本:較早開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統,政府積極發揮跨部門協同作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實施。計劃2020年在限定地區解禁無人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到2025年在國內形成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目標。
歐盟: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在世界保持領先優勢。通過發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動駕駛路線圖等,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和應用,引導各成員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背景
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其中首次涉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按照規劃,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2020實現V2V、V2X之間信息化。2025年我國將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規模化運行。
2016年8月5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印發了《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笑京提到這是國家第一次就智能交通發布的總體框架和近期實施方案。
2017年6月13日,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關于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對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構建方法、體系框架、標準內容、近期計劃等做了詳細闡述。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基地)建設進展動態
上海示范區
工信部在2015年6月批準上海國際汽車城為國內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2016年6月7日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在上海國際汽車城開園。示范區規劃建設100個場景,其中一期完成無人駕駛、自動駕駛和V2X網聯汽車等29個場景。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榮文偉介紹,上海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將完成“四步走”規劃:從封閉測試到開放道路測試,經過典型城市綜合示范區試驗,最后在2020年建成示范城市及交通走廊。
2017年1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滬府辦發〔2017〕7號),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服務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尤其是強化產業創新的優先布局方向,作為上海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領航工程。
《實施方案》明確深入實施“創新鏈突破、產業鏈培育、資源鏈開放”三大創新行動,加快推動汽車、電子、軟件、通信和交通等行業融合創新,加快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自主創新體系,加快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支持建設嘉定區、浦東新區兩大核心產業基地,形成全市共同聚焦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政策合力,努力將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和產業集聚高地、示范應用高地、領軍人才高地。
北京示范區
2016年1月,工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就“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示范應用”簽署了部省合作框架協議,千方科技、樂視、百度、北汽新能源、亦莊國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發起單位共同簽署《北京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發起人合作協議書》,成立北京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亦莊開發區則成為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示范區。
創新中心將通過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應用示范建設,開展“綠色用車”、“智慧路網”、“智能駕駛”、“便捷停車”、“快樂車生活”、“智慧管理”、“5G網絡”七大應用示范,突破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關鍵與核心技術,推動汽車制造、智能交通、移動互聯網等相關產業新技術與新產品的實驗驗證與成果轉化,并帶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2016年4月1日,北京市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聯合創新中心召開第一次常務理事會,會議選舉樂視、百度、千方科技、北汽新能源及亦莊國投五家企業作為中心常務理事,并選舉樂視車聯CEO何毅為常務理事會理事長、樂視超級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倪凱為中心副主任。
目前,百度公司已經在亦莊轄區范圍內開展了無人駕駛測試工作,運行情況良好。北京的應用示范方向包括綠色用車、智慧路網、智能駕駛、便捷停車、快樂車生活、智慧管理等。示范區的最大特點是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同步進行。示范區封閉試驗場選址已基本確定,總占地面積1371畝,試驗場建設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中。
重慶示范區
2016年11月,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Intelligent Vehicle Integrated Systems Test Area)正式開園。i-VISTA是在國家工信部和重慶市政府共同指導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長安、一汽、易華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大唐、中國信通院、清華大學等眾多單位,結合重慶山水城市道路交通及通信特色建設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示范區。該試驗區充分利用重慶獨特的地貌,具備50種測試場景,可為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測試提供更全面、嚴格、真實的模擬城市環境。
到2019年,i-VISTA將建成涵蓋西部地區90%以上特殊路況、全國85%以上交通狀況并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國家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和智能聯網大數據中心,開展輔助安全駕駛、自動駕駛、智慧路網、綠色用車、智慧停車等測試評價及應用示范,為國內外相關企業提供真實的測試評價環境、優質的技術服務和可靠保障,并積極推進汽車養護、維修等數據開放共享,加速智能汽車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
杭州示范區
2015年,工信部與浙江省簽訂了《關于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合作框架協議》。浙江成為中國首個開展部省合作推進5G車聯網應用示范的省份。在全省范圍內,兩個城市正在開展項目試點,一處在嘉興市桐鄉烏鎮,另一處在杭州西湖區云棲小鎮。主要包括交通大數據平臺及交通出行信息服務模型構建、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車載終端、智能路網設施、全自動的智能停車系統、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與產品示范等。杭州示范區將建成集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智慧交通于一體的試驗驗證示范區。
武漢示范區
2016年,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雷諾集團及武漢蔡甸生態發展集團將合作在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建立開放式自動駕駛示范區。這是國內首個在生態示范城內建立的自動駕駛示范區,也是首個開放式自動駕駛區域。在今后的兩年里,基于ZOE電動車的雷諾自動駕駛原型車,就會在這條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和演示,民眾可以參與測試和體驗雷諾自動駕駛車輛。
最具潛力的智能交通細分行業
汽車工業“十三五”規劃意見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設定了目標: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具有駕駛輔助功能(1級自動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到50%,有條件自動化(2級自動化)的汽車的當年新車滲透率為達到10%,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推廣建立基礎。
按照汽車工業“十三五”規劃提出具體目標,智能網聯汽車將成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風口行業。
智能網聯汽車到2020 年將初步實現商業化,從各大車企與互聯網巨頭公布的計劃看,2020 年將成為無人駕駛車輛商業化元年,并從此進入爆發增長。調研公司美國IHS預測,202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23萬輛,2035年將達到1180萬輛,屆時無人駕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4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將達到24%、北美市場為29%、西歐為20%。
目前,這一產業在國內仍處于萌芽階段,部分細分市場甚至尚處空白。智能網聯汽車所涉及的三個核心領域——ADAS系統(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傳感器和地圖導航(網聯部分)將直接受益,巨大市場空間將釋放。